这个夏天失去伊萨克之后,纽卡斯尔确实失去了很多。
开季以来,球队仅仅战胜了狼队和联赛杯赛场的低级别弱旅,而在变化如此之大的这个赛季,球队还要面临双线作战,也只能是苦中作乐了。
不过,虽然主心骨没了,但纽卡斯尔的基本盘还在,从前到后各个位置的身体素质依然可以点满,这让球队在面对利物浦、巴塞罗那的时候虽然都输球了,但对手也赢得并不轻松,所以此役面对阿森纳,阿尔特塔的球队也将迎来挑战。
不过,也只是看着比较唬人而已。
受到伤病的影响,夏窗专注于加厚阵容的阿森纳,已经开始用上了成果。
此役对阵纽卡斯尔,在特罗萨德首发左边锋的情况下,埃泽再次被安排到了中路位置,这倒是规避了边锋都要死防的问题,只不过埃泽依然需要在中路慢慢找感觉。
而在后卫线,莫斯克拉和加布里埃尔联袂首发,成为了阿森纳抗击对手的关键一环。
至于纽卡斯尔这边,思路上则是一贯的433,中后场相对稳定的同时,前场则是一中两边的固定配置,如今不仅思路如此,线路也是如此了。
开场之后,阿森纳进入比赛稍快一点,通过右路打出了两次传中:
也从右路尝试着完成了一次边中结合:
等到第10分钟,纽卡斯尔打出了他们的进攻,通过抢断形成了反击,进而从两条边路送上了传中:
通过这次进攻就能看得出来,用来替代伊萨克的中锋沃尔特马德,在身体素质上相当偏科,身高近2米,但也就因此没有了速度,而在这个身高下,通过更多的屈膝来形成脚下看似不错的观感,但在没有多少肌肉支撑的情况下,也就没有了爆发力来形成变化的可能。
所以就像之后的这次处理,没有速度,没有爆发力,也没有肌肉护体,来到边路无法下底,无法内切,被堵到角里,也无法用身体造犯规,整体上就显得比较尴尬:
从这个身体和表现来说,这名球员还是需要控制住自己的活动范围,大范围拿球并不现实,偶尔回撤就好,相较于自己的脚下,他的身板其实是在高强度比赛里更显眼的优势:
只不过这样一来,纽卡斯尔的进攻路线就会非常单一且固定,中锋只在中间,边锋只在两边,伊萨克通过自己的个人能力带来的纽卡斯尔路线上的变化,如今就不用想了。
这势必会导致纽卡斯尔的进攻效率下降,也势必会增加他们后场的危险,毕竟纽卡斯尔的后场也是高人林立,于是就在沃尔特马德被抢断的这次反击中,阿森纳反而用哲凯赖什和萨卡完成横移,从而为特罗萨德制造了反击战中起脚的空间,距离破门只差一点点:
第32分钟,阿森纳再从右路形成反击,丹-伯恩和博特曼都无法限制住自己的盯防对象,不过阿森纳这次反击没有打出高质量的射门:
包括第14分钟,阿森纳一度通过长球施压,在前场搏得了一个点球机会,但最后被吹掉:
当然了,除了这几次反击,阿森纳在其余时间的表现就比较一般了。
两次反击射门之间,阿森纳在阵地战缺乏精度,尤其是在对手的施压下,埃泽、苏比门迪和赖斯很难能把球处理好:
埃泽的这次射门从前到后,阿森纳也打得相当勉强:
相较下来,这次转移到右路的传中已经算是打得不错了,但转移球的线路过高,精度稍差,这都使得廷贝尔拿下来的时候,对手已经来到了防守位置:
所以,这场比赛的阿森纳其实只能指望在转换和反击战中寻找战机,当然了,还有定位球。
不过,率先通过定位球完成破门的却是纽卡斯尔,萨卡在反击战中射门的进攻结束之后,纽卡将压力打到阿森纳后场,莫斯克拉送上了角球机会:
就在这次角球当中,沃尔特马德在加布里埃尔身后完成了破门:
所以,小伙子还是要发挥自己的长处,而在目前,他最大的长处就是这个注定显眼的身板,以及由此带来的高球优势。
比分发生改变之后,阿森纳开始加强进攻,然而在上半场末段,反击和转换都没有打好:
中场休息阶段,两支球队的想法必然会有所不同。
对于纽卡斯尔来说,这个进球有希望帮助他们在主场战胜强敌,进而提升士气,但是,你指望球队下半场就开始打防守反击,而且还带着沃尔特马德,注定有些不现实。
所以,球队还是需要再积极主动一段时间,争取第二球的同时,也耗损掉一些比赛。
而在阿森纳这边,加强进攻是不用说的,但在现有资源下,包括以阿尔特塔的战术思维,活用球员是做不到的,其实只能是提高跑动、对抗环节的强度。
这样一来,下半场前半段,两支球队依然会打得有来有回,就像接近打进本场第二球的,还是纽卡斯尔:
而在后续时段,两支球队几乎是你来我往,各打一拳,文明礼貌仗的味道相当浓厚,而且球员位置和进攻线路也相当固定,阵型图上站在哪,就活动在哪:
这样一来,变化就需要等到换人。
67分钟前后,纽卡斯尔换下了整套进攻线,换上了两个前锋和特里皮尔,就此鸣金收兵的意思就很清晰了,站位都变成了541:
而在随后,阿森纳则用马丁内利和梅里诺换下了萨卡和卡拉菲奥里,所以在左后卫区域,直接用中场球员来代行覆盖了:
客观来说,随着对手下了一个边锋,阿尔特塔直接下一个边后卫,以此来加强中场,倒也算是一个不错的调整思路,就相当于边后卫无需内收这个过程,直接变为一个专职的中场球员了。
最重要的是,时间上跟得很快,这是值得夸奖的一点。
所以在这段时间,纽卡斯尔基本上就没有了进攻和反制表现,完全被阿森纳压制在了半场,然而压制住对手,阿森纳自己也没有了进攻空间,所以球队的进攻表现并不突出:
而在第82分钟,阿尔特塔换上了厄德高。
登场之后,厄德高和特罗萨德在外围进行传导,从而把赖斯也推了上去,形成了对纽卡的更大压制,所以到了这个位置,赖斯在外围摆腿时间过长,导致进攻线路受阻,就变成了定位球机会:
就在这次定位球进攻中,梅里诺扳平比分:
比分被扳平之后,纽卡斯尔才发力进攻,一度制造了阿森纳的手球,但裁判未予支持:
致命的问题还是在调整上,这个时候想再打出来,人手上也不够了,所以你会看到常规时间结束时,埃迪-豪又换上了巴恩斯,思路又想调整回来了。
如此生硬的调整,浪费两个换人名额,埃迪-豪的能力就可见一斑了。
反倒是在阿森纳这边,顶住纽卡斯尔的反击过后,阿森纳再推回前场,还是由厄德高在后场送出传球,斯凯利在肋部制造危险,制造了定位球:
在这次定位球当中,阿森纳已经打出了威胁,随后二次进攻再造定位球,就完成了逆转:
所以,阿森纳就这样神奇地完成了逆转。
但真要说到神奇,定位球进球对于阿森纳来说,已经属于家常便饭了,真正神奇的地方应该是阿森纳制造进球的方式,通过换上厄德高,和特罗萨德、斯凯利进行配合,阿森纳终于打出了他们想要的线路,这才是关键。
而这也就是我们在赛季初时所说的,在阿森纳大个子越来越多,线路越来越滞涩的情况下,厄德高的重要性其实是越来越高的。
这并不是反话,而这场比赛确实证明了这一点。
至于纽卡斯尔,相比阿尔特塔,埃迪-豪就相形见绌了。
甭管用什么方法,先行领先都是优势,没有在下半场一上来就蹲坑反击,包括60分钟区间下沃尔特马德都是正确的。
然而,就算要进行死守和反击,也不能在调整上用三锋变两锋,四后卫变五后卫这么明显的手段,你削前场,阿尔特塔削后场,但你能利用到阿森纳削掉的后场打出反击吗?
如果不能,那还不如三锋变零锋。
等到比分被扳平,再从两锋变回三锋,如此生硬的换人调整,阿尔特塔这样不擅调整的教练,都在他身边显得老谋深算了。
都是同行的衬托,大概就是这种感觉。
上一篇: 风向变了!英超最新夺冠赔率:阿森纳登顶,利物浦第2,曼联排第7
下一篇: 返回列表
Copyright © 2022-2025 雨燕直播NBA. All Rights Reserved.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4100627号-19